- 道枢
- (道樞, 道枢) 書名。 綜合性道教類書。 四十二卷, 計一百零八篇。 宋曾慥編撰。 成書於南宋紹興六年(1136)。 本書題名源於《莊子‧齊物論》中〝彼亦一是非, 此亦一是非, 果且有彼是乎哉? 果且無彼是乎哉? 彼是莫得其偶, 謂之道樞〞。 唐成玄英疏: 〝樞, 要也。 體夫彼此俱空, 是非兩幻, 凝神獨見而無對於天下者, 可謂會其玄極, 得道樞要也〞。 莊子認為〝道樞〞在於消除或超越一切差別和對立。 此題名含有道術精要之意。 既概括其書皆是摘錄各家修煉方術的獨到之處, 又有暗示閱讀此書是修道之關鍵。 全書廣集眾家, 為短篇匯編。 舉凡道教哲學、 陰符、 西升、 黃庭、 真誥、 太極、 服氣、 服食、 煉精、 呼吸、 存想、 坐忘、 守一、 導引、 按摩、 嗽咽、 朝真、 拜祝、 大還金丹、 周天火候、 金碧龍虎、 鉛汞五行、 參同契、 入藥鏡、 靈寶, 無不輯為專篇。 東漢至南宋初名家大都收錄, 有的一家一篇, 有的一家數篇, 有的眾家一篇。 各家均經作者剪輯, 往往夾有編者議論或他人注解於其中, 並於篇目下附以四言韻語, 說明該篇宗旨及傳授源委。 如卷一《玄軸篇》下注: 〝心勞神疲, 與道背馳﹔冥心湛然, 乃道之幾〞。 卷二十九《上清金碧篇》下注: 〝五氣之元, 煉其精華﹔剛柔得位, 遊於碧霞〞。 又卷四十二《靈寶篇》下注: 〝正陽剖微, 純陽互通﹔集厥大成, 眾妙之餘〞。 全書所收道教學者, 如正一先生(司馬承禎)、 崇玄子(吳筠)、 朝元子(陳舉寶)、 純陽子(呂洞賓)、 純粹子(楊谷)、 中嶽真君(蘇子玄)、 海蟾子(劉昭遠)、 易成子(彭仲堪)、 鴻蒙子(張無夢)、 孫真人(思邈)、 嵩嶽仙人(李奉時)、 何真人(何仙姑)、 含光子(范德昭)、 虛谷子(劉烈)、 華陽子(陶弘景)、 棲真子(施肩吾)、 王子(王庭楊)、 亢龍子(段昊)、 抱黃子(張抱英)、 劉子(劉知古)、 天真子(張中孚)、 清虛子(王元正)、 探玄子(黃聖圖)、 衡嶽真人(陳少微)、 光辯天師(葉法善)、 雲牙子(魏伯陽)等, 均簡注其真名, 在引其原著時, 亦兼及其本人(至遊子)見解。 如卷六《真誥篇》下注: 〝列仙之靈, 吐辭為經﹔撮其玄機, 可以順生〞。 全篇乃撮《真誥》、 《太素丹經景》、 《精景按摩經》、 《大智慧經》、 《太素經》、 《消魔經》、 《正一經》等中之要語而成。 所載皆按摩導引、 服氣餐霞之法, 既簡且易, 〝實祛疾之秘訣, 為尋真之階梯〞。 謂學道者, 若不先除其疾, 而其道必不能成。 指出修性煉命, 尤當以導引去疾為首務。 明白雲霽《道藏目錄詳注》謂《道樞》卷一至十二〝俱言修樞要〞﹔卷十三至二十四, 言性命雙修﹔卷二十五至三十三, 〝俱修養導引法〞﹔卷三十四至四十二, 〝言內外之用〞。 是書編於南宋初年, 故該書保存南宋以前道教學說, 於研究道教史、 道教思想、 方術, 主要關於金丹道及諸家氣法, 有較大價值。 該書有二種版本: 一為明《正統道藏》本, 收入太玄部篤、 初、 誠、 美帙﹔一為《重刊道藏輯要》本, 不分卷, 收入觜集第三至六冊。 另外, 《藝海珠塵石集‧乙集》、 《子書百家‧道家類》、 《百子全書‧道家類》及《叢書整合初編‧哲學類》節錄有《至遊子》二卷﹔《道藏精華錄》第三集節錄有卷六《真誥篇》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